新闻详细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公司动态

山东大学承办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大会

作者:   日期:2016-09-05 10:56:00   点击:
  6月5日至11日,由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十一届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大会(2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rfactants in Solution, 简称‘SIS 2016’)”在山东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清华大学张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钱逸泰等出席开幕式。山东大学副校长李术才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李术才在致辞中对参加此次大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山东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国际影响,特别提及了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跨入世界前1%的化学学科及承办本次会议的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主要实验室,希望本次会议为学校化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提高作用。大会发起人、终身主席、美国的K. L. Mittal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辞, 介绍了该会议40年的发展历程。他从1976年的首届会议讲起,系统回顾了各届会议的主办地和主题变迁,以及其对世界表面剂和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推动作用。本届大会组织委员会主席、山东大学胶体与界面化学教育部主要实验室主任郝京诚主持开幕式。
  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丹麦、俄罗斯、意大利、波兰、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台湾等31个和地区的代表46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涉及溶液中表面剂的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分研讨。本届会议Kash Mittal奖得主、来自佛罗里达大学的Dinesh O. Shah,美国罗格斯大学Laurence S. Romsted,西班牙高等化学研究院Conxita Solans,钱逸泰院士和台湾科技大学Toyoko Imae作了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胶束、微乳液和单层相关的技术应用,非均相乳液、乳液化学反应性的模拟,表面剂自组装体在低能乳化中的关键作用,晶生长,表面剂的摩擦磨损设计与应用,并讨论了表面剂的未来发展与应用。会议安排邀请报告46场,口头报告116人次,展报122幅;共收到论文摘要340余篇,涉及新型表面剂的合成、界面吸附、润湿与铺展、自组装、表界面薄膜等物理化学基础性质,以及在制药与生命科学、能源与环境科学、微纳技术等领域的应用等20个主要议题。会议设置了表面剂在摩擦学领域应用专题会场,并专门设置面向青年学生的3个Langmuir更佳论文展报奖和3个SIS2016更佳论文展报奖,来自德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和中国的青年学生获得了本次更佳论文展报奖。
  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大会创办于1976年,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会议,先后在世界各国举办过20届,这是在中国举办。据悉,“十二届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大会(SIS 2018 )”将于2018年6月在美国俄克拉荷马举办,“十三届国际表面剂溶液科学大会(SIS 2020 )”将于2020年6月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举办。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